2)1412 妄梦与现实的狭缝2_限制级末日症候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去。

  “至深之夜”并非是通过药物增强免疫机制,也并非是通过药物给生病的人体修修补补,而不是硬生生改变人体的基因。而是从一个更深的层次,通过药物刺激,解放人体那复杂因子结构的生存适应能力。以期在短时间内促成大幅度的进化或变异。这种做法已经完全超出心理学的范畴,但是,霍克医生的研究也从来不停留在心理学方面,他同时也是生物学的专家,是将生物学和心理学深入联系的尖端研究者。

  身为霍克医生的弟子。阮黎医生虽然一直都在做纯粹的心理理疗工作,但学识方面,当然不可能仅限于心理学。

  阮黎医生知道,这种通过药物刺激人体,以在短时间内促成巨大变化的方式,存在多少不可控性,成功的几率更是少之又少。但是,问题并不在于通过这种人体自发变化的方式有多少可行性,而在于,这么做是暂时来说是最有可能找到突破口的方法。哪怕几率只有千分之一,也总比什么都不做,无处下手更好。

  病院也好,世界也好,对“病毒”活跃性的检测,已经证明人类的时代已经处于一个生死边缘,已经没有足够的时间,去用更加缓和,更加安全,更加人性化的方法,去寻找对抗“病毒”的答案了。

  谁也不确定,“病毒”的爆发,会在什么时候,会以多大的规模,最终会导致怎样的结果。只是稍微设想一下,都会让人觉得苦涩。而正是这种未知,让人觉得大难临头,难以从容面对。

  必须做点什么――这样的想法,是促成现在的病院中躁动气氛的重要原因。

  阮黎医生虽然没有亲眼目睹,但从自己的情况,反推更多的情况,也可以想象,有更多同样处境的人,正在竭尽全力,甚至可以说是歇斯底里地去尝试攻克自己所提出的假设,他人提出的假设,争分夺秒的去求取生存的机会。人和人之间,是可以妥协,可以诚服的,可是,面对“病毒”,却是没有这样的机会。

  其他人,那些自己所不知道的人们,到底都在做些什么呢?病院的支持者们,对于病院的现况,以及病院对世界的观测结果,那十分明显的末日论,又有怎样的看法呢?阮黎医生在正式启动“至深之夜”试验之前,不由得如此想到。

  可是,她当然得不到答案。世界是很广阔的,可是,她的世界,就只在这个孤岛的病院中。在这个矗立于岛上的高塔中,在存放这些“高川复制体”的实验舱里,在这个基于系色中枢构建起来的局域网络中,以及,在这个局域网中流淌着的,描述着“高川复制体”**和精神状态的数据中。

  用来完成这次“至深之夜”试验的所谓的高川复制体,在霍克医生还在世的时候,他手中一共保存有五十三体,具体的

  请收藏:https://m.yuqishu.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