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四九九 接头_特种作战:幽灵部队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下第三次易容,更换证件,这才以日本游客的身份飞往自己最终的目的地————阿塞拜疆的首都巴库。

  聪明的特工绝对不会一出国就直飞自己的目的地,那跟找死没有任何区别。他们会不断更换面孔和身份,不断绕圈子,在不同国家和地区之间来回穿梭,直到确定盯着自己的反谍报部门已经被甩掉了,才会悄无声息地奔向自己的目的地,用行内话来说,这叫“消毒”,反谍报部门的追踪则被称为“细菌”。这比喻非常形象,细菌潜藏得很深,了无痕迹,但极其致命,一旦感染了,然后发难,整个好不容易编织起来的情报网络都可能瘫痪,为了保险起见,多花一些时间甩掉这些讨厌的“细菌”是很有必要的。三次更换身份,辗转数国,耗了将近一周时间,萧剑扬确定,身后已经没有反谍报部门跟踪了,他放心地带领队员们进入了巴库。

  阿塞拜疆,国名意为“火的国度”,在历史上长时间被波斯帝国统治。在波斯帝国统治期间,拜火教在阿塞拜疆盛行,国名由此而来。后来波斯帝国被阿拉伯帝国攻灭,伊斯兰教传入阿塞拜疆,取代了拜火教。此后两千多年里,阿塞拜疆这个弹丸小国都是虎去狼来,土耳其人、蒙古人、波斯人、沙俄、苏联……一个个盛极一时的帝国毫不留情地将柔弱的阿塞拜疆并入自己的版图,谁叫阿塞拜疆是东欧和西亚的十字路口呢?地处战略要冲而自身又没有强大的军事实力的国家一般都很悲剧,阿塞拜疆的历史就是一部被侵略、被统治的历史,简直就是一号大橱柜,要杯具,要餐具有餐具。

  在苏联统治时期,阿塞拜疆获得了很大的发展,尤其是巴库油田的开发,使得这个国家在苏联众多加盟共和国内的地位急剧提升,经济发展迅速。后来巴库油田产量开始衰减,再加上俄罗斯境内一批储量更大的油田被发现、开发,巴库油田的地位大大下降,经济不可避免地出现倒退。不过巴库及时转型,从资源型城市转向工业型城市,在制造业方向大展拳脚,并没有像其他一些资源型城市那样,随着资源耗尽迅速崩溃,最终变成鬼城。应该说,直到苏联解体,阿塞拜疆的日子过得都还是不错的。

  然而,苏联解体之后,阿塞拜疆的经济状况急剧恶化。忘记了吗?苏联的工业布局庞大而紧密,每一个加盟共和国都是这台庞大的机器上不可或缺的一部份,苏联解体了,各司其职便能确保这台机器的运转。但苏联解体,这台机器被大卸八块了,原本的原料供应和销售市场什么的全都没了,经济能好才叫怪事!最糟糕的是,苏联还没解体,阿塞拜疆就因为纳卡地区的主权归属跟亚美尼亚爆发了旷日持久的战争。纳卡地区是亚美

  请收藏:https://m.yuqishu.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