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一百一十九章 胡服(下)_浴火重生1950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关于工业化,恐怕并不只是发展工业的问题。在我看来,这是一个规模化的产业模式,替代以前的小农经济的产业模式。我说的正确吧?”黄彬问。

  “可以这么理解。工业化是在马恩理论的基础上,运用机器进行大规模生产,极大地提升生产效率,从而达到物资极大丰富,迈向共产主义社会。这是我的理解。”胡服避开谈所谓民主化的历史定义,工业化是基于科学社会主义发展而来的新定义,这总不能说什么了吧?

  黄彬却摇头:“在历史上曾经出现过多次规模化的经济变革,结果都是失败的。农业也并不是不能规模化。从井田制的集体生产,汉唐两宋元明清这样的时期都有,最后都失败了。所以和是否使用机器并没有太大的关系。因为这种模式存在极大的缺陷。”

  黄彬伸出了一个手指头:“规模化意味着单一化。桂林经济之所以被荔浦击败,不是他的工业化和规模化程度不高,而是因为全境生产单项产品占用了其所有的资源,所以其它产品减少。桂林钢铁产业的利润再高,也挡不住荔浦无数日用品的利润去跟他抢。”

  “这是一个方面。而为了供应桂林自己不能生产的日用品,桂林花了巨大的人力物力在商贸和运输上,结果财政并没有获利,反而是亏损,老百姓的日子并没有多少提高,有些地方反而因为日用品不足而更加不好过了。同样的例子出现在苏联。”

  “喔,苏联是当今最先进的社会主义国家,会有什么问题吗?”胡服其实也在思考。

  “当然有问题,最典型的就是,它无法独立完成对高丽的援助,而需要依靠我们。他的加工中心并不在远东,而是在欧洲。”

  “他可以将生产中心转移过来。”胡服道。

  黄彬还是摇头:“它转移过来也需要有人去做,有资源去支撑。所以我们很巧妙地利用了这一点,承接了这种产业转移。但是您想过它为什么做不到?”

  胡服没有出声,只是皱着眉头。

  “这是两个原因,或者说其实也是一个原因,就是所谓的工业化或者说规模化模式的致命缺陷。每一个地方的财力物力有限,在规模化生产的条条件下,每一个加盟共和国都无法形成完整的生产体系。所以苏联发明了区域合作,计划生产。就是把多个区域的产业整合在一起,形成完整产业链。然后集中到某一地进行整装生产。这就是为了苏联政府为什么每一种产业都要配套一个部门的原因。”

  “是的,这样能够发挥最大的生产力。”胡服点头。

  黄彬笑道:“需要加上一个定语,就是单项产品的最大生产力。苏联依靠这个生产了数量庞大的装甲车和飞机,并打赢了德国。这种强大甚至能够以一国之力,对抗整个西方。这大概

  请收藏:https://m.yuqishu.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