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二百六十九 冬至圆(二)_随身带着玉如意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三郎卖力的搓着冬至圆,小胖手搓得白白的。

  在本地每年到了冬至这一天家家户户都会做汤圆,所以闽南一带管汤圆叫做“冬至圆”。一年也只有冬至这一天才会做“冬至圆”,其它的像元宵什么的都没有。关于这个冬至圆在南州还有个还有个有趣的传说:

  相传清代乾隆年间,秀才蔡新要到州府参加诗钟会。这蔡新自小丧父,由寡母抚养***,长大后进了秀才仍每月坚持到州府大庙口参加诗钟会。

  这一日,路过九龙岭下,却看到那绿荫遮蔽的凉亭下有一个老汉在卖冬至圆,一路行来,肚子也有点饿,蔡新就想吃一碗冬至圆再赶路。

  刚走近,却听到那老汉叫道:“秀才,秀才,我有对子让你对,对得好,我请你吃冬至圆,不要钱。”

  蔡新寒窗苦读十几年,又中了秀才,可以说是满腹经纶,所以听了老汉的话就满不在乎地说:“什么对子,你说吧”。

  老汉听了点点头,就说出“九龙岭下日日冬至”,让秀才来对。

  因为闽南一带每逢冬至这一天,家家户户,都有吃冬至圆的习俗。这九龙岭天天都有卖冬至圆,所以说日日冬至。蔡新刚听后以为没什么困难,但仔细一想,可不简单啊这里头有节令又有地名,不好对呀。一时无法应对,连冬至圆也不吃了,羞红着脸怏怏离去。

  自此以后,他每次到州府,就随身带着个饭团在路上当点心,不敢经过九龙岭去吃冬至圆。回家后,他更加发奋学习、倾心攻读,后来三年一试的大比科期又到,他在省城福州考中举人,29岁进京赴考,中进士。在朝为官,官拜文华殿大学士。

  时光一晃十几载,蔡新已是当朝宰相。

  有一次,皇帝令他出巡广东。他顺路回家省亲,借宿在六鳌。晚上在海边散步时,举头遥望,只见海面上很多渔民正在点火抓鱿鱼,港湾上点点渔火映红了夜空,与天上明月交相辉映,热闹非凡,如同元宵节灯市一般。

  蔡新看了不由触景生情,情不自禁地呤出了“六鳌海上夜夜元宵”的句子,正和了当年老汉“九龙岭下日日冬至”的对子。以“六鳌”对“九龙”,同是名称;“海上”对“岭下”,同是地点;“夜夜”对“日日”,同是时间;“元霄”对“冬至”,同是节日,真是对仗工整得体,妙趣横生。这下他终于解开了多年来的心结,高兴不已,连说妙、妙、妙。

  欣喜万分的蔡新按捺不住内心的激动,第二天便兴匆匆的赶到了九龙岭,想把这妙联答复那卖汤圆的老汉。不料,却发现先前的凉亭早已荒芜,老汉也不知去向,一点也见不到当年那般风景。无奈之下,他只好到旁边的土地庙里歇息。

  此时,天气炎热,匆匆而来的蔡新满头大汗,就随手把头上的花翎

  请收藏:https://m.yuqishu.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