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四百四十章 火炮设计_汉武挥鞭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了。

  纯手工慢慢锉?

  只怕锉到刘彻七老八十,也装备不完大汉水师的战列舰群。

  楔式炮闩对车工要求不高,但对金属品质要求却极高。

  其实早在十五世纪就出现了后膛炮,但直到十九世纪后期,后膛炮才得以成为战场的主力火炮。

  现今大汉若硬要制作后膛炮,便不能采用三基发射药,而要采用威力小的无烟火药,必将极大限制射程和炮弹威力。

  世间万物皆有两面性,脱离实际需求而盲目追求高新技术,反倒会因存在短板而导致事倍功半,这就是木桶的短板理论。

  况且依着现下大汉的金属铸造工艺,若采用楔式炮闩,炸膛的风险太高,实在不划算。

  刘彻自不会犯如此愚蠢的错误,大汉现今有三基发射药,那前膛火炮发射后,清洁工序会比使用黑火药简单得多。

  不必为追求射速而选择后膛炮,造成射程大为降低,甚至限制炮弹种类,减损对敌杀伤力。

  主力火炮暂时要设计为前膛炮,后膛炮可以着帝国科学院慢慢试制,主要先尝试往小型化的方向走,以此积攒经验,作为日后主力火炮更新换代的技术积累,后膛炮的炮弹后装方式也可让大汉匠师们作为枪械的重要参考。

  刘彻见过完整的科技树,大汉匠师们却没有,故而军工技术可跨代,人才培养却得踏踏实实的循序渐进,让他们对相关知识有个逐步了解吸纳的过程。

  后世历史网文最常见的套路,就是主角穿越数年,火车火炮四处可见,就算是金手指开大了,但等那主角挂了,这类与时代完全脱节的技术又如何传承下去?

  匠师们们知其然,却不知其所以然,只能依葫芦画瓢,那是不行的。

  想要推进社会整体进步并非易事,不是么?

  大汉首批加农炮采滑膛炮管,前膛设计,是刘彻仔细斟酌后,觉得最为合宜的设计方案。

  不过这大汉加农炮与后世前膛炮仍有不同之处,主要是在炮弹的击发方式上。

  既然刘彻不想设计火绳枪乃至燧发枪,而要直接跨越到定装弹的击发枪,那火炮的击发最好也跳过火绳和燧发方式。

  火绳引燃乃前膛火炮最早的击发方式,即在火炮尾端预留个小圆孔,通常在插入引信之前都会用尖锐的物体从圆孔中事先刺穿发射药的外壳,然后将引信插进去,随后点火发射。

  后世影剧常见的画面,就是炮手举着火把,点了引信,呲呲冒火花,就跟放鞭炮似的。

  火绳引燃太麻烦,且受天候限制极大,别说是下雨,就是引信受潮,那火炮就得哑火。

  燧石击发乃是从燧发枪发展出的火炮击发技术,火炮尾端外置个燧石发火装置,炮兵通过一个细绳拉动燧发装置点火。

  燧发点火虽不再需要引信,不需拿着火把傻等,却仍需往火炮的尾端圆孔填充

  请收藏:https://m.yuqishu.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